有人說設計這一行更新略汰的速度非常快,有人沉寂,有人大放異彩,也有人曇花一現。在室內設計過程中,每位設計師都在探索和找尋著自己的設計理性與靈感,渴望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,你可能不是最吸引人的那一個,但是你肯定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。
在交談過程中,探索到關于設計的想法,深圳集美舍設計創始人鐘家明說道,設計無關對錯,只關適合與否。設計已經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,它是一份熱愛,對于生活的熱愛,以及那一份初心。
鐘家明
集美舍設計創始人
從業經驗9年
同濟大學工商管理碩士
2017年深圳家裝協會峰窩年度設計師
廣東電視臺特約設計師
深圳交通電臺嘉賓設計師
曾任某上市公司設計部負責人
CCTV 《交易時間》欄目嘉賓
以下為訪談實錄:
聚設匯:您從事設計行業這么多年了,現在對設計師這個職業有沒有新解讀呢?
鐘家明:從事室內設計9年,我覺得我們的行業正在大洗牌,而且從北上廣深來看這個現象,越來越多人會認可設計的價值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,讓很多用心做設計的公司或者工作室能勾擁有充分的市場空間,從而專心的聚焦于設計這個點上。而不是像傳統的模式,把大部分的精力和事件安放在工程、造價以及營銷上面,從而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,就是設計方案這一塊。
聚設匯:您是怎么理解設計的?如何獲得靈感的?
鐘家明:我覺得設計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,因為我們本身是專業做私宅這塊領域,每位客戶的要求都不一樣,而我們是某個家庭的具體需求,去定制適合他們生活的空間,我覺得這才是一個私宅設計師的基本要求。除此之外,我還強調作品的落地性這塊,因為一個作品,無論你前期方案探討的如何天花亂墜,引人入勝,落地不了一樣只是空談而已,只有把作品真正的做到落地性,才是業主能真實擁有的。
獲得靈感這塊,我認為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和工作的熱忱,這是個很好的辦法,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,和對于團隊成員的要求。除此之外對于設計,我的理解大部分是理工科至少占85%,靈感的部分是15%。一個專業的設計師,不能只靠靈感去設計,更多的是基于過硬的工程經驗和設計邏輯思維,最后根據每個空間的特點,用靈感去把空間串聯起來。
聚設匯:能否給我們講講集美舍的起源?您當初創立集美舍的初衷是什么?
鐘家明:集美舍是創辦的第一個工作室,當時的初衷很簡單——就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私宅作品。
“集美舍”有三層意思:第一也是最容易理解的:“集美舍”,把美好的事物匯聚在一起的地方;第二層意思,中國人喜歡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著舍,如“宿舍”古人還會謙卑地稱自己的住處為“寒舍”,這些都反饋了我們的的品牌主要是做私宅的定位;第三層意思,在于“舍”字,其實是多音字,還有一種“舍得”的意思,在我們看來沒有完美的方案,都是一種“取舍”,選擇一個設計團隊,選擇一種生活方式,都是人生的一種取舍。
作品:《宜居新中式:淡妝濃抹總相宜》